貴州15crmog合金管庫存有增無減,商家較為悲觀
本周管材分歧凸顯,漲跌互現(xiàn)。其中貴州15crmog合金管漲跌互現(xiàn)較為突出,幅度在10-20元/噸,無縫管基本持穩(wěn),個別依然保持下調趨勢。對于方管而言,此次分歧凸顯,一方面是因為原料帶動。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家?guī)齑娲_實減少;再加上北方部分鋼產因天氣原因已進入“冬儲”狀態(tài),產量 資源逐漸下滑,部分人為炒作使得管價再次回調;對于市場來說,工地施工逐步下滑,管市用鋼需求目前已進入低谷,市場前期庫存還未消化,后期產量逐步增加,供需矛盾再次凸顯。年底資金不足,庫存過高,如果一味拉漲,不僅不會刺激帶動需求,反而會使得庫存再次積壓,出現(xiàn)資金斷層的風險,因為商家多愿維穩(wěn)低價出貨,多消化庫存為主。預計下周管材市場或將大體持穩(wěn),個別小跌,幅度在30元/噸。兩者的盈利空間有所小跌,盈利由165元/噸跌至150元/噸,累計跌幅約為15元/噸。本周成品利潤薄弱,市場需求乏力,貴州15crmog合金管庫存有增無減,商家較為悲觀,但因年底資金壓力凸顯,暫無調價意愿,多愿堅挺市價,維穩(wěn)出貨。前期房貸新政出臺、北方鋼廠減產等利好消息,已透支一部分需求。隨著鋼廠復產,而冬季來臨影響北方戶外施工,螺紋鋼市場供需壓力加大,價格重回跌勢。 多年來,國家對鋼鐵行業(yè)的調控思路主要是通過事前審批方式控制產能,由于審批核準制度滯后于市場需求,致使政策調控產能的成效不佳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自2005年《鋼鐵產業(yè)發(fā)展政策》發(fā)布以來,國家審批的鋼鐵項目不足1億噸,但貴陽無縫鋼管產能卻增加了7億噸以上,行業(yè)內大規(guī)模項目建設愈演愈烈,國家在控制產能方面基本失控,相當一部分鋼鐵企業(yè)游離在行業(yè)管理之外,即使一些大型國有鋼鐵企業(yè),也存在大量未經(jīng)審批自行建設的鋼鐵項目,行業(yè)宏觀管理走入了死胡同。
|